close

SAM_3599  

     重遊獅頭山       鐘友聯

舊地重遊,引起許多回憶。五十年前的農村小孩,很難有外出機會,最常去的地方,就是外婆的家。現在學校流行校外教學,我讀小學的時候,每年有遠足,小朋友很高興,所謂遠足,只不過是,從學校走到同鄉的另一所小學,吃完便當就回來。唯一的一次郊遊,是畢業旅行,坐火車到獅頭山去玩。

在幼小的心靈中,留下深刻的印象,總以為台灣的風景區,只有獅頭山。長大後,又舊地重遊了好幾次。

請輸入圖片標題  

這次重遊獅頭山,算是第四次了,也許距離時間太久了,跟印象中的獅頭山,相差太大了。印象中,來到獅頭山,登山口有個牌樓,進入牌樓後,完全是石路,必須慢慢拾級而上,沿路相當清幽,宮廟群聚。從登山口,到勸化堂,望月亭,獅巖洞,海會庵,以直到水濓洞,似乎都是在這條石道上,一條線参觀完。

可是這次來,感覺完全變了,公路開闢了,車子可以到達獅巖洞,海會庵,水濓洞被另一條公路切開,獨立在山澗。方便也許很方便,可是味道全沒了。過去來獅頭山,看不到商業氣息,沒有商家做生意,沿路拾級而上,一步一脚印,林蔭深深,十分幽靜,沿路偶遇僧人背米上山,道人掃落葉,古廟不大,依洞而築,十分樸拙,韻味十足。水濂洞,道道地地的以水當簾子,而現在,供奉了神像,多了人為設施,顯得很不搭調。

請輸入圖片標題  

獅頭山有許多百年古廟,都是依山勢,山洞而築,十分古樸,如勸化堂,輔天宮,開善寺,元光寺,海會庵等,環境雅靜,來到此地,就有一種朝聖的心境。

而現在道路開通了,古味不見了,建築規模擴大了,有了香客大樓,也就失去了在古廟,與僧人借食借住的樂趣了。元光寺因為有高僧住持,經常辦理齋戒學會,青年學子來此學佛,絡繹不絕,大殿美輪美奐,禪堂可納百人,是個講學宏法的道場,公路直達大殿,方便大眾來此學佛。

原以為獅頭山會保留原存的,百年以來古色古香,古樸的韻味,來了之後,才發現,獅頭山也是無法獨立於時代的洪流之外,也是跟著時代,不斷地在變化。山上人有要求便利的權利,遊客也有不同的需求。

請輸入圖片標題  

有所得必有所失,只有在其中尋求平衡點,找到最大的利益了。

因為我有五十年前不同的旅遊經驗,再度來訪,才有不同的感觸。每個人有不同的嚮往,欣賞角度各有不同,現狀是無法永遠不變地保留下去。

開發是個必然的趨勢,任何人都阻擋不了。道路一旦開通,建設和破壞跟著來,想要保留一塊淨土談何容易。

獅頭山己經有了很大的改變,今後隨著商業的入侵,恐怕還會繼續不斷地改變,這是無可奈何的事。

請輸入圖片標題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無隱逸士 的頭像
    無隱逸士

    學不厭書房

    無隱逸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